2024.07.25
浏览量:
始于初秋,作别盛夏。2024年6月,文化传媒学院以一场充满仪式感的典礼送别2024届毕业生,但他们的故事不止于此。每一位文传毕业生都是这个光影世界中最耀眼的光,他们用镜头和笔触记录真实世界,诠释着传媒人的使命与担当。
逐光随行,由此开始,随处可往。分院将陆续推出荣誉毕业生系列专题,一起见证他们成长的足迹与荣耀。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让我们一起向光而行。
王嘉琛,文化传媒学院统本数版2001班学生,校级荣誉毕业生。在校期间曾荣获中国大学生营销创意创业大赛营创品牌创建奖优秀奖、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西安欧亚学院校赛优秀奖,连续三年荣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连续两年荣获校级学习标兵,也曾荣获分院优秀信息员、校级优秀志愿者和校级优秀演员等多项荣誉。
回首本科四年,丰盈充实,勤于探索,勇于尝试。谈到本科四年的学习,王嘉琛同学表示,无论是专业课还是通识课,都尊重课堂、勤于思考、认真作业、构建框架、及时复习,并在一些课程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大学学习中,她通过探索内心和世界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志趣所在,寻找到那个最适合自己的、发自内心喜欢的方向,然后向它稳步走去。
虽然王嘉琛同学曾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也屡次在专业领域崭露头角,但是她依旧没有忘却初心,始终追寻着自己的初心与信念。在学习方面,王嘉琛同学学习成绩优良,于2020-2021和2021-2022学年专业综合成绩第一,获得了校级“优秀学习标兵”荣誉称号。
王嘉琛大学英语六级学习笔记节选
对于奖学金评定,成绩占有重要比例,社会实践、科研竞赛、志愿活动也都是加分项。但在她看来,分清主次、因果非常重要,获得奖学金并不是目的。她参与校园活动、科研竞赛和志愿活动都是因为她对这些活动本身感兴趣。她认为只要我们全力以赴地面对生活,不留遗憾地过好每一天,自然会收获很多附加的东西。2022年5月参加的“互联网+”大赛中,所在团队项目《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STEAM课程服务》获得了校级优秀奖,在团队中她全程参与项目讨论,为项目的推进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后期的路演中,辅助主讲同学完成答辩问题,顺利推进路演圆满完成。同时,她还利用大二暑假时间作为科研助理参加了《作为媒介的赤脚医生:个体生命史的社会网络重构与身份意义变迁研究(1968-1985)》研究项目。在2023年1月,她的策划文案获得了中国大学生营销创意创业大赛营创品牌创建奖优秀奖。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科研竞赛、志愿服务,在规划与探索中,王嘉琛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发展可能。
王嘉琛同学获得的部分荣誉证书
“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火炬”。在志愿公益方面,王嘉琛同学多次参加志愿活动,于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参与西安新城区线上防疫工作,传播正能量,并获得了省级志愿者证书。后来,王嘉琛还参与了学校的志愿活动,协助开展各类志愿服务。于2022年1月参与校内疫情防控工作获得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证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复习周期间担任文化传媒学院导生,为分院学弟学妹们进行朋辈辅学,为学风建设提供了支持,期间积极主动,表现突出。
每一段志愿经历都是新的挑战,面对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任务,王嘉琛会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术能力。在新事物所激发的探索兴趣推动下,她不断地将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基础结合到实际工作中。一次次宝贵的志愿经历,令王嘉琛更加真切地认识与感知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并不断努力使其变得更好。
王嘉琛同学作为班级的学习委员,一直以来都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她刻苦学习,成绩优异,还时常鼓励身边的同学们要勤奋刻苦,认真学习专业实践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她性格开朗阳光,如同一束温暖的光,感染着身边的人。每当有同学遇到困难,她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耐心地给予帮助和支持。她的真诚与善良,为她在同学们间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赢得了大家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支持。
“毕业不是终点,工作也不是。”与其说这是对学弟学妹的寄语,不如说更是王嘉琛对自己的期许。回首过去四年,大一的忙碌,大二的迷茫,大三的焦虑,大四的充实……有坎坷与遗憾,但也充满了成长与收获。保持好心态,尽量不要提前焦虑,考虑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同时也要看到希望,别太苛责自己没做好的地方,以后再改进吧,人生很长,请相信自己!未来道路或许“路阻且长”,但她将继续怀着信心和期待、热情和勇气,以青春的激情和汗水,坚定地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