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4
浏览量:
“Why haven’t you been yourself?为什么你们都不做自己呢”
Vitomira Loncar 博士拿着话筒,站在舞台上气愤而激烈的质问道,金色的头发和烈焰的红唇让她的气场全开,偌大的汇报厅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震惊且带着激动的看着这个舞台上手舞足蹈表达自己的老师。这是发生在大一冬季文化艺术节英语演讲比赛决赛现场的一个场景。比赛主题是:Be yourself。Vita在所有点评环节用她生动形象的表演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复刻式表演:每个选手都是统一的黑色西装白色衬衫,然后头上都套着一个封闭的盒子,站在台中央一动不动,拿过话筒开始对着台下的观众不断的强调着做我自己,我们要做我自己,然后讲完后每个人又带着这个盒子走下舞台。于是她愤怒的撕扯着每个人头上那个“盒子”,帮他们摘下然后扔掉,对着我们说,这是一场做你自己的演讲,但我没有看到任何你们自己,比赛没有规定要统一着装,你们大可以穿着你们心爱的小裙子,帅气的衣服,夸张的亦或是复古的装饰,你们也可以用你们觉得最适合自己的演讲方式去呈现,去大笑,去大哭,这些都可以,但为什么你们没有呢?每个人都被封锁在那个固定的“盒子”里,这一点也不真实,你们必须要扔掉那个“盒子”。
这场点评让当时刚入大学校门的我醍醐灌顶,震惊不已,一直到现在都印象深刻。与其说是一次小小的比赛,不如说是大学给我带来的“人生第一课”“为什么不扔掉盒子呢?”“为什么不做你自己呢?”这样的疑问和思考也一直伴随着我接下来的成长,让我在一次次面对艰难选择时能够尊崇自己的内心,让我在一场场随波逐流的浪潮中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在之后的成长道路上,我也明白很多时候的机遇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我很感谢也很感恩这样的特殊的一课带给我接下来前行的力量。
“我是谁?”“我到底想要什么?”自我的探索之路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是如此,很多时候,大家总是陷入各种烦恼,情感也好,生活也罢。有爱而不得的痛苦,有拼而无获的失望,有不知选择的踌躇,有无力改变的悲哀。除了客观无法改变的事实外,大多数人的烦恼都是源自自身对事物的理解,对周遭环境的认知。我们总是将自己置身于庞大的人群里,却很少去探究过自己的内心,思维狭隘但又想得太多,情绪也总是被环境左右。这一切的根源在我们的心。每种行为都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形成力量,这种力量又会累计为心理习惯,久而久之,成为我们的性格,成为我们的人格,成为当前的生命素质。
在自我的探索中,拥有一颗感知幸福的心也是一种能力。前不久,我和朋友媛一起参加了一场英语活动,在参加活动前,我们非常兴奋,因为活动的奖品是我们特别喜欢的文创包包以及一系列樱花周边。虽然我们的英语口语都不是很好,但我们对拿奖品势在必得。于是,在活动当天,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积极回答,展示自我。但是当来到那个全英环境下时,我一下子退缩了,真实的感受到自己有点害怕有点犹豫的内心,听着其他人和外教老师畅通无阻的英文对话,我害怕了,害怕自己的口语不够好老师听不懂,害怕其他人对我吞吞吐吐表达不好的看法,害怕信誓旦旦的勇气最后没拿到奖品被打了脸……这些矛盾和犹豫的心理在那刻变得无比具象化。这时,外教老师向我投来了期待的目光,朋友媛轻轻的碰了碰我的胳膊肘,给我竖了个大拇指。
于是,那早已准备好但因各种犹豫害怕而堵在喉咙的一番表达便脱口而出了出来,虽然表达还是磕磕巴巴,但好在老师也听懂了,别人也没投来异样的眼光。在之后的发言环节中,我仿佛没有了最初的害怕,和老师的交流分享也变得越来越顺畅,一切在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后都变得不一样了。最后,我如愿拿到了全场最高票数,得到了那个包包以及一系列奖品。我的朋友媛背着心爱的包包恨不得全校巡演,看着她如此幸福下,我最终选择将那个包包送给了她,因为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我所收获的幸福远远超过了那个奖品本身带给我的幸福。
感知幸福,最关键的是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不要预知悲伤,提前焦虑,也不要追求十全十美。如果在以前,这个活动结束后,我可能会遗憾自己因为紧张害怕而说的吞吞吐吐的口语,还可能会因为没太听懂老师的问题而感到焦虑等等,那么这个事情对我来说就算得到了奖品我也可能不会特别幸福,当然更可能不会将这种幸福分享给他人。所以在很多时候,面对生活中很多并不是特别顺利的事情时,我们都需要转变自己的思维。事情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幸福的时刻,我们要对自己说,请记住这一刻!幸福就会长久的伴随着我们,那我们岂不是拥有了更多的幸福!就像此时此刻写下这段文字分享这个故事的我依然能感知到当时蔓延到当下的幸福。
在生活中,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训练自己感知幸福的心,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不知不觉就暖洋洋亮光光。
我们希望身体健康,学业顺利,经济自由,家庭幸福,希望一切都在稳定的状态下,感觉那才是幸福。但这个世界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稳定,事实上,他时刻都处在无常变化中。如果不能正确的面对逆境,生活就会充满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它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的,它不会因为你的逃避而变好,也不会因为你的愤世嫉俗而变坏,生活中我们称之其为苦难的东西它更像是一只蓄势待发的野兽,在每一个你毫无防备的瞬间突然出现,给予你沉重的一击。我们要拥有具备接纳的能力,认识到生活的无常,坦然接纳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因为它本来如此。它需要我们跳脱到环境之外,不断放大自己的心灵边界,探索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从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三观。
当然,在人生成长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他人伤害你的事情,比如有人骂你或者做了伤害你的举动,那是一时的伤害,但你对此怀恨在心或念念不忘的话,就会长久地陷入负面情绪,持续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十年。这才是真正可怕的。但是如果你保持稳定的情绪,当下接纳的话,伤害就到此为止,不会进一步发展,但同时我们都也要明白,接纳并不等同于认同,更不是纵容。所以事后可以根据对方的情况,以适合的方式进行沟通或者教育,其目的也是为帮助对方,而不是自己要论输赢,争对错。
在目前的大学两年时光里,我时常也会认为自己很幸运,遇到了美好的友情,我的朋友会让我自己觉得自己很重要。在他们那里我可以做勇敢的自己,没有伪装,更没有自卑。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太过于苛责自己,毕竟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们需要的是勇敢的原谅自己的不完美。我们也并不需要太过于注重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毕竟我们不是做给他看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勇敢的做自己。
杨绛先生曾说:“我们曾经如此期盼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当我是一棵草,便安静的在泥土的芬芳里默默点缀这美好的春天,虽然微小,却也是这片绿色中的一份希望,不去因为他人的苛责而去奢求树的高大;当你是一瓦砖,便在斑驳的墙上静静地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单薄,却也是这守护中地一份力量,不因为他人的数落而去追求长城的宏伟。
人生的不如意十有八九,世间的事物也不尽是十全十美,做好自己,便是幸福。生活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愿我自己可以成为这样一个人:在喧嚣的人群中有独立的思想,有自己的准则,在复杂的世界里简单活,不忘初心。愿我们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