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教与学

“山高水长——中外电影史经典回望”展览总结报告

2024.11.20            浏览量:

“山高水长——中外电影史经典回望”展览总结报告

 

一、展览基本信息

展览名称:“山高水长 —— 中外电影史经典回望” 展览

展览时间:2024 年 10 月 30 日下午两点开幕(筹备工作从 2023 年 11 月开始)

展览地点:西安欧亚学院

主办方:西安欧亚学院

承办方:文化传媒学院、品牌传播部、文化与品牌发展研究院

策展人:高小龙(影视策划、导演、摄影指导、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二、展览意义与目的

此次展览对于电影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西安欧亚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执行方,希望通过展览让电影艺术美学教育具象化地呈现在青年学者面前,使大家近距离感受百年中国影史的风采,学习中国电影人奋楫笃行、砥砺前进的精神,提升艺术美育和文化人文素养。电影艺术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通用语言,影视教育不仅是技术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承与精神的滋养,旨在让广大电影爱好者和学子们在展览中有所收获,一同感受电影艺术的无尽魅力。



、展览亮点与特色

1、全面展示电影发展历程展览涵盖了中外电影史多个重要阶段和方面,从中国电影的兴起、延安电影团的贡献、新中国电影事业摇篮的发展,到电影技术的进步、电影文化相关资料的展示以及外国电影大师的专题呈现,全面且系统地梳理了电影发展脉络,让观众能深入了解电影艺术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全过程。

2、珍贵展品丰富多样展品包括珍贵的影像资料、历史照片、电影画刊、专业书籍、电影海报、电影器材等,种类繁多且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例如苏联 35 毫米发条式电影摄影机 KC50B 等电影器材,见证了电影制作技术的发展;民国电影画刊封面和内页等资料,为观众打开了了解过去电影文化的窗口;而希区柯克等外国电影大师相关展品,则拓宽了观众的国际电影视野。

3、展陈方式多元融合采用墙面图像文字与展柜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在不同展区根据展品特点灵活运用多种展示手段。在主展区,通过照片、小传、书籍等展示电影人物和历史;电影器材展览区直接展示实物器材,让观众直观感受电影制作工艺;延伸展览区通过期刊杂志、海报等展示电影艺术技术和文化内涵,使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能通过多种感官体验深入理解展览主题。



、展览筹备过程

1、展品筛选

从众多电影相关资料中精心挑选,包括珍贵影像资料、电影机构照片、导演和演员相关物品、电影画刊、专业书籍、期刊杂志、电影海报、电影器材等。例如在主展区各板块中,挑选出能代表各个时期电影发展特色的展品,如板块一中具有代表性的民国电影画刊和电影先驱相关资料,板块二中延安电影团的珍贵影像和相关文献,板块三中长影厂的历史照片和相关书籍等,确保展品能全面且生动地展现中外电影史的经典瞬间与发展脉络。



2、方案调整

根据展品特点、场地空间以及展览想要传达的核心内容,不断调整展陈方案。在布局上,合理安排主展区、电影器材展览区和延伸展览区的位置,使观众参观路线流畅。对于墙面展示内容,如主展区各板块的图像文字搭配,经过多次调整,以达到最佳视觉效果和信息传达效果。例如在板块一电影艺术在中国的兴起部分,对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等照片的展示顺序和排版进行优化,使观众能更好地理解当时电影机构的发展情况。



3、与展览设计方沟通

与设计方密切协作,确定展览整体风格。在色彩搭配上,选择与电影艺术氛围相契合的色调,如以经典的黑、白、红为主色调,营造出电影的复古与艺术感。在空间利用方面,设计方根据展品数量和类型,定制合适的展柜和展示架,如在电影器材展览区,设计专门的展台来展示摄影、录音、剪辑、放映等器材,使观众能全方位观赏器材细节。同时,在灯光设计上,为不同展品设置合适的照明效果,突出展品重点,如在中外经典电影海报展区域,采用柔和而聚焦的灯光,增强海报的视觉冲击力。




、西安欧亚学院教育理念在展览中的体现

(一)新体验

1、沉浸式的电影历史之旅

展览通过精心设计的展陈方式,为观众带来全新的参观体验。在主展区,墙面的图像文字与展柜的实物相结合,仿佛将观众带入了电影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例如,在 “电影艺术在中国的兴起” 板块,一系列珍贵的照片如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明星影片公司等的影像记忆,以及电影先驱们的风采展示,让观众仿佛置身于 20 世纪初的上海电影圈。观众可以近距离观赏到民国电影画刊封面和内页、《中国电影发展史》实体书等珍贵资料,这种亲身体验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给予的,使观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电影历史的魅力。

电影器材展览区域更是让观众有机会接触到电影制作过程中的关键器材,如苏联 35 毫米发条式电影摄影机 KC50B、纳格拉经典电影录音机(Nagra III)等。观众可以亲眼目睹这些器材的外观,了解其在电影制作中的作用,甚至可以在现场模拟操作的展示中,感受电影制作的工艺流程,这种体验式学习极大地激发了观众对电影制作的兴趣。



2、多元互动的学习模式

展览设置了多个互动环节,鼓励观众积极参与。在中外经典电影海报展区域,观众可以通过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获取更多关于电影的幕后故事、导演创作思路等信息,实现了观众与展览内容的深度互动。同时,在外国电影延伸展(希区柯克专栏),观众可以参与关于希区柯克作品的讨论区,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和见解,与其他电影爱好者进行思想的碰撞,这种互动模式不仅加深了观众对展览内容的理解,还培养了观众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在地国际化

1、国际视野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展览在展示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同时,不忘引入国际电影元素。中外经典电影海报展展示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海报,如《天堂电影院》等,让观众在欣赏本土电影文化的同时,领略到国际电影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外国电影延伸展(希区柯克专栏)聚焦世界悬念电影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通过展示其生平及代表作品,将国际电影大师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呈现给观众,拓宽了观众的国际电影视野。

新中国电影技术的 “在地国际化” 践行板块则体现了中国电影人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的努力。尽管受到历史条件限制,中国电影工作者通过各种方式和创造条件,向世界电影技术发达国家学习,建立了独特的 “在地国际化” 学习方法,展览中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展示了这一过程,激励着当代电影人继续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2、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展览吸引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成为了一个跨文化交流的平台。在这里,观众可以与其他电影爱好者交流对不同国家电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文化背景下对电影的理解。例如,在希区柯克作品讨论中,不同国籍的观众可能会从不同角度解读大师的电影语言和对人性的洞察,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包容,培养观众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雇主导向

1、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素养

对于西安欧亚学院文化传媒学院的学生来说,展览是一个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行业需求相结合的实践平台。通过参观展览,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电影资料和器材,了解电影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最新动态,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把握行业趋势,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例如,在了解电影技术发展历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认识到不同时期电影制作技术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在摄影、剪辑、录音等方面的技能。

展览中的各类展品和展示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意灵感。中外经典电影海报展中的创意海报设计、电影器材展览中的先进设备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满足雇主对创新能力的要求。同时,在与展览相关的实践活动中,如参与展览讲解、组织电影文化活动等,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能力,这些都是雇主所看重的综合素质。

2、建立行业联系与职业导向

展览邀请了众多电影行业的知名人士,如著名电影美术指导曹久平、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教授杨庆生等出席开幕式。这为学生提供了与行业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向他们请教专业问题,了解行业的最新趋势和职业发展路径。此外,展览的举办也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有助于学生在行业内建立自己的人脉资源,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以学生为中心

1、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兴趣需求

展览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电影艺术的多个方面,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对于热爱电影历史的学生,主展区的各个板块详细展示了中外电影的发展脉络,从电影艺术在中国的兴起到国外电影大师的作品介绍,让学生能够深入研究电影史;对于对电影制作技术感兴趣的学生,电影器材展览区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机会,他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器材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和发展历程;而对于喜欢电影文化和艺术表达的学生,中外经典电影海报展和外国电影延伸展则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欣赏素材,激发他们的艺术灵感。

展览还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展览策划和组织的机会。文化传媒学院的学生可以参与到展览的筹备工作中,如展品筛选、展陈设计、活动组织等环节,这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展览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电影相关的专业知识,还可以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与观众的互动交流,学生的沟通能力得到锻炼;在参与展览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提升;在对展览内容的研究和讲解过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此外,展览所传达的电影人奋楫笃行、砥砺前进的精神,也激励着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文化传媒学院传播特点在展览中的彰显

1、多元化的传播渠道

文化传媒学院利用多种渠道对展览进行宣传推广。在传统媒体方面,通过学校官网、校报等发布展览信息,吸引校内师生的关注;同时,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发布展览预告、亮点展品介绍、嘉宾访谈等内容,吸引了更广泛的社会公众关注。此外,学院还与校外媒体合作,进行新闻报道和专题宣传,进一步扩大了展览的影响力。

在展览现场,通过设置导览标识、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为观众提供便捷的参观指引,同时也传播了展览的主题和特色。例如,宣传手册中详细介绍了展览的各个板块内容、重要展品以及展览的教育意义,使观众在参观前就能对展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了观众的参观体验。

2、创新的文化传播内容

学院在展览内容的传播上注重创新。在展示电影历史和文化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地陈列展品,而是通过挖掘展品背后的故事、电影人的奋斗历程等,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例如,在介绍延安电影团时,不仅展示了相关的影像资料和照片,还讲述了电影团成员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创作的感人故事,使观众更能深刻理解电影艺术在革命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在传播电影技术发展方面,学院采用了图文并茂、实物展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电影器材的介绍,不仅有器材的外观图片和技术参数,还结合了使用该器材拍摄的经典电影片段进行分析,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器材对电影创作的影响,这种创新的传播内容更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传播效果。

3、强调互动性与参与感的传播方式

文化传媒学院在展览传播中注重与观众的互动。除了前面提到的展览现场的互动环节外,学院还通过线上互动活动吸引观众参与。例如,举办 “我心中的经典电影” 线上投票活动,鼓励观众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中外经典电影,并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这种互动活动不仅增加了观众对展览的关注度,还促进了观众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在展览的传播过程中,学院积极引导观众参与到展览的传播中来。观众在参观展览后,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参观体验和照片,形成口碑传播。学院还邀请观众参与展览的改进建议收集活动,使观众成为展览的一部分,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展览的综合影响与展望

1、对学校教育和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展览丰富了学校的文化生活,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校园文化氛围的提升。通过展览,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电影艺术,激发了他们对电影相关专业的学习热情,为学校的影视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展览也吸引了其他专业的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参与,拓宽了大家的文化视野,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展览体现了西安欧亚学院的教育理念,展示了学校在实践教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成果。它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源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2、对学生成长和未来发展的深远意义

学生在参与展览的过程中,无论是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的锻炼还是综合素质的提升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展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同时,展览所传递的电影文化精神也将激励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保持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展览中的行业资源和人脉积累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行业专家的交流、参与展览相关的实践活动等经历,都将成为学生简历上的亮点,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顺利进入电影行业或相关领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3、展望未来展览的发展方向

未来,希望展览能够继续秉持西安欧亚学院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和完善。在内容上,可以进一步挖掘更多电影文化资源,增加当代电影发展趋势、新兴电影技术等方面的展示内容,使展览更具时代性和前瞻性。在形式上,可以引入更多高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为观众带来更加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

展览可以加强与其他高校、文化机构、电影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例如,联合举办电影创作大赛、电影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将展览打造成为一个集展示、交流、创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电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希望展览能够继续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和成长的机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电影人才。

、总结与展望

“山高水长 —— 中外电影史经典回望” 展览是一次成功的电影文化展示活动。通过精心筹备和丰富多样的展品与展陈方式,全面呈现了中外电影史的精彩画卷,达到了教育、文化传播与交流等多重目的。未来,希望此类展览能够继续举办,不断挖掘更多电影文化资源,进一步创新展览形式和内容,吸引更多观众参与,为电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同时,也期待展览能够在促进电影产业发展、培养电影人才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让电影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17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