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5
浏览量:
4月9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核心课程《媒体融合报道》“AI赋能项目制教学”项目宣讲启动,四大企业真实项目正式发布!
2022级6个班(含双语班)216名学生在行业前沿的风暴中开启本次项目制学习之旅。本次教学创新通过真实行业项目驱动,助力学生掌握全媒体时代的核心技能,打通课程、实习、就业全通路。
PART1 为什么选择项目制教学
-产教深度融合: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引入国际传播中心、头部传媒企业等行业资源,让学生直面真实业务场景
-能力靶向提升:围绕“内容创作+技术应用+运营思维”三大核心,通过TikTok文化出海、抖音电商、国际传播等项目,强化实战能力
-资源精准对接:作品刊发、实习直通、就业推荐等专属福利,为职业发展铺路搭桥
PART2 四大项目亮点预览
项目一
中国文化出海——TikTok新征程
行业导师
绳正
陕西国际传播中心产业运营项目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专业(网络多媒体方向)本硕博。师从数字媒体专业开创者兼中国传媒大学现任党委书记廖祥忠教授。
项目亮点
-行业前沿:TikTok突破西方媒体封锁局面,月活用户数跻身全球前5,已成为年轻一代(18-45岁用户占50%)和全球观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如何利用TikTok平台通过直播、短视频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中国和陕西的文化、现代发展和多样性,帮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
-实战干货:账号建立,出海网络环境搭建,IP的打造,运营思路,推流算法解密
-项目专属福利:陕西国际传播中心实习丝绸之路万里行大型国际传播活动海外传播形象大使择优推荐工作机会
项目二
抖音实战课:解码内容经济新赛道
行业导师
杨雅琳
北京电传互动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从业新媒体数十年,成功孵化多名大V及网红
项目亮点
-行业前沿:解析2025年抖音电商4.2万亿GMV目标下的全域经营逻辑,揭秘AI算法等技术如何重构电商生态
-实战干货:拆解爆款短视频、店播运营、搜索优化三大核心模块,结合经典案例,传授从流量到转化的全链路玩法
-项目专属福利:实习直通——开放内容运营、直播运营、商务合作等岗位,项目奖金,优秀者可获转正机会(通过率超30%)
项目三
国际传播:《我在长安挺好的》创作互动
项目介绍
“一带一路”倡议让地处中国内陆的陕西加速国际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强烈的包容性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在这里安居乐业。陕西网《我在长安挺好的》系列专题栏目,以在陕的外国友人工作与生活为主线,以系列专题片作为栏目的基本样态,展示他们爱上陕西、爱上中国的心路历程。通过报道,立体呈现展示陕西优势,为世界提供了解陕西的窗口,吸引更多的国际友人来中国学习、工作、投资、生活。
媒体导师
金佳玉
陕西网记者
栏目图片
项目亮点
-文化元素:强化本土文化的深入挖掘,增强跨文化沟通与传播能力、加强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能力
-实战干货:围绕“八大篇章”展开选题策划,独立制作并完成系列产品,在创意构思、视频拍摄、后期制作、项目综合管理等方面与行业标准接轨
-项目专属福利:一线记者亲授采编流程、优秀作品在陕西网平台刊发
项目四
“跨界”:
媒体融合背景全媒体记者的能力成长
媒体导师
杜鹏
起点新闻记者
承担全国十四运会、残特奥会开闭幕式及陕西省两会等重大活动拍摄工作;多次参与陕西丝路春晚、西安交响乐团户外公演、《千年陕菜》《秦岭何以改变中国》等视频拍摄;秦岭四宝主题的新闻稿件多次被CCTV1、CCTV13等央视新闻频道转发。2024年“丝绸之路万里行”活动全媒体记者,用航拍摄影记录54天从西安到巴黎的大型跨国活动;新闻作品多次获得陕西新闻奖一等、二等、三等奖。
项目亮点
-认知改变:移动优先、用户思维、整合编辑
-实战干货:全媒体记者工作流程创新、多样报道技法呈现、超级记者工具袋揭秘、主动策划的新闻价值
-项目专属福利:西部网《世相》栏目联合采编、优秀作品在西部网平台刊发
PART3 项目制教学亮点
实施周期
第7-17教学周,延伸至毕业实习及就业
项目制教学亮点
-产教融合:把课堂“搬进”产业链,学生通过真实项目积累作品、人脉与就业筹码,反哺企业内容生产与技术创新,形成“教学-产业-人才”良性生态
-双导师制:行业导师(实战指导)+专业导师(理论支撑)联合授课
-AI赋能:依托AI技术优化内容生产、数据分析与传播效果评估,紧跟行业前沿趋势
PART4 学习心声:你的数智传媒生涯从此不同
讲座干货满满,收获远超预期。各位行业前辈结合一线经验,从不同层面剖析,同学们积极投入,整体的讲座氛围轻松又不失浓厚的学习气息,让我对“如何在全媒体时代讲好故事”有了更立体的认知和学习方向。感谢分院搭建这样的交流平台,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聆听行业先锋的思考。也期待未来能将所学转化为实践,在媒体融合之路上走得更稳、更扎实。
——网新2202班郑舒涵
距离实习毕业越来越近,加上局限在网络上获取信息,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是非常焦虑的。这次的项目制教学,离开了课堂之后,在老师和一些前辈的带领下,反而让我有了踏实的感觉。杜鹏学长分享的成长历程,深深的感染了我,也替我扫去了一些焦虑带来的阴霾。让我感悟到一切的焦虑,只要脚踏实地投身实际,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网新2204班宋佳佳
学校致力于打造创新性大学,秉持“雇主导向,学生中心”的战略,上对接着真实的企业项目,下培养具备优秀就业能力的大学生,解决了“大学生拖不下孔乙己的长衫”的痛点,达成学生,企业,学校的三赢局面。助力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实现个人的社会化,都有钱赚,都有未来。
——网新2203班王泽宇
在四场项目讲座中,绳正老师以AI+TikTok打破文化壁垒的巧思,杜鹏学长扛着设备丈量丝路16000公里的实践,都在印证技术必须扎根人文土壤。当杨雅琳老师亮出传媒就业的冰冷数据时,实战项目邀请函又送来破局希望;金佳玉老师镜头里外国友人与西安的对话,更教会我国际传播需用文化细节织就情感网络。全媒体时代,传媒人既要能做拆解文化符号的“技术派”,更要成为传递时代体温的“故事家”。永远要以人的温度驾驭技术锋芒。
——网新2201班陈黄勇
从虚拟项目到真实战场,从课堂学习到行业实践,《媒体融合报道》项目制教学正以“AI+项目实战”迭代人才培养模式。期待216名网新学子在四大项目中斩获成果,为中国文化出海、数字内容产业创新注入更多欧亚力量!
撰文/ 姚峘
图片/ 陈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