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新闻动态

巷野行走计划 | 初探西仓:把脉城市更新的“活态样本”

2025.07.07            浏览量:

“向往已久的‘烟火课堂’西仓,此刻就在脚下!”这是踏进西仓市集文创公园那一刻,不少同学脱口而出的心声。



巷野日志 · 当“烟火课堂”撞进现实

想象中,这里或许是纯粹的“档子”花鸟市场,喧闹而传统;现实中,扑面而来的却是一种奇妙的时空叠层感:斑驳的隋唐粮仓旧墙沉默矗立,脚下是熙攘的当代人流;鸽子哨声掠过挂着霓虹招牌的文创摊位,老匠人修笼子的专注与年轻摊主直播带货的热情,只隔了几步之遥。历史、市井、文创、社群……各种元素在这里不是割裂的,而是像老仓房的砖缝里自然长出的新芽,交织出一种蓬勃的“在地呼吸感”——这正是“Local本地”团队“微更新、轻改造”理念下的神奇魔力。

西仓平易近人,即使初次见面的你也会被它接地气的“性格”吸引,还想再来很多很多次! ——黄天艳同学调研手记

对即将展开的“巷野行走计划”,同学们的眼睛里闪着光:

“期待值拉满!想钻进那些最有故事的角落,听听摊主们怎么把老手艺玩出新花样,理解非标准商业到底怎么活起来!”——崔隆杰同学调研手记

“想成为‘连接者’! 怎么把西仓独特的烟火气和文化DNA,用我们的创意传播出去?—张一诺同调研手记

 

“好奇背后的逻辑!在西仓的人流里、摊位的布局里,变得特别真实可触。想亲手摸摸这‘活素材’!”——谭竣文同学调研手记

镜头捕捉 · 我们与西仓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调研当然少不了“打卡”!同学们化身“巷野探索者”,用镜头寻找与西仓的互动

【西仓“充电”-打破学习场景边界】

把西仓当巨型“灵感充电站”?这群学生做到了。逛累了,找个摊旁的木凳坐下,屏幕一亮,立刻切换“战斗模式”。在浓郁的市井氛围里写文化调研报告,传统与新潮在此刻奇妙共生。谁说学习和体验必须分开?他们正用行动证明:西仓的地气,也能“蹭”成生产力!



【场景融入-随时开讲的摊主小课堂】 

在西仓,千万别只做匆匆过客别怕开口,这里的摊主个个是故事匣子。一句好奇的搭讪,往往换来热情的讲解、甚至一两招不外传的小窍门。买不买不打紧,那份一句闲聊而生的温热连接,才是西仓最动人的“烟火课堂”。



【驻足西仓-在交谈中思想碰撞 

把课堂“搬”进西仓?他们的讨论就是最好的教案。问题从现实场景中蹦出,观点在观察与交谈中碰撞,理论瞬间落地生根在西仓,每一次驻足讨论,都是最生动的“田野教学

”。


为什么是西仓?

这里不仅是热闹的市集,更是文化传媒学院精心选择的“无墙教室”。西仓市集文创公园是“文化型商业园区”的典范,其真实的非标准商业空间、社群生态、文化叙事与市场需求的张力,正是我们项目制学习最宝贵的“活教材”。



 

今日的初探,只是“巷野行走计划”的前奏。我们带着好奇、惊叹和满满的思考离开,心中已埋下实践的种子。下一次走进西仓,我们将不再仅仅是观察者——我们将成为这“烟火课堂”中真实的共创者!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17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