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7
浏览量: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优良学风能够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使每一位学生终身受益。
为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激发班级学生学习内驱力。文化传媒学院举办了优良学风班答辩会,通过检验学习成果、展示班级风采的形式,充分展现出在“以雇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引领下的班风学风建设成效。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本学期首期榜样班级——统本网新2403班。
八字箴言,学风引导
统本网新2403班是由11个男生与27个女生组成的大家庭,其中9名共青团员,17人在校任职不同方面的学生干部。班级同学整体必修课成绩排名位于专业前十名共4人,专业前20%共9人,专业前50%共19人,班级整体平均成绩为82.07分,在年级中位于前列。
在学业成长中,班级秉承着“和而不同”的校训,形成了独特的班风学风。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八字学风的指导下,班级不断优化建设,创造出了独特优良的班风班貌。班级在这八字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以勤奋作基,以严谨作障,以求实作魂,以创新作力。
特色学风,精准落实
班委先行,率先垂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班委作为班级的核心力量,不仅是学风建设的组织者,更是全体同学的示范者与潜移默化的引导者。务必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纪律,有效带动班级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还需充分发挥班委的“桥梁”作用,及时转达学校和老师的各项要求,倾听同学们的意见和需求,协调班级事务。做好同学与老师之间的“通讯员”,从而更好的确保学风建设各项措施能够落到实处。
组建学习小组,跨组破圈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小组学习是班级现阶段的主要学习模式,经过一学期的磨合,各小组内部已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成员之间能够相互熟悉、相互配合,提升学习效率。学习小组的优势在于能够集思广益,资源共享,从而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激发小组内部的学习动力;与此同时,还存在隐患,极易形成“小圈子”,导致班级整体凝聚力不足等问题。当下,班级内部正在尝试在保持小组内部高效学习基础上,通过组织跨组学习活动,促进全班范围内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试图交换,甚至打乱现有的学习小组成员结构,实现“破冰”。
问题丛生,标本兼治
学习氛围的塑造并非偶然,而是通过班级日常方方面面逐步积累的结果。对于部分同学来说,英语四级考试抓住每一个可以利用时间至关重要。事实上,除了辅导员老师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亲自督促、抽查早读;班委也多次强调,指出问题所在,并针对个别同学提出明确要求。
除此以外,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储备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课堂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后作业拖拉,这种情况对于学生自身发展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部分同学将身心精力全部投入自身爱好,无法做到爱好与学业有机结合。针对此类问题班级也会及时引导这类同学做出改善,以确保学业和兴趣爱好同步发展。然而,有同学态度消极,虚度光阴,甚至出现选修课挂科现象。对于此类同学,学业导师及时提醒,给出正确的指引。
老师引导,开蒙起蔽
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班级非常有幸遇到了两位恩师,一位是春风化雨的学业导师,另一位则是尽职尽责的辅导员老师。在同学们学业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导向引领作用,无论是从亲自监督班级英语晨读,还是严抓课堂考勤;无论是从分析每一位同学的学业成绩、职业规划,还是针对不同学习小组的特色召开座谈会,都能给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指引学生的未来规划。在这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导师下午茶”,学业导师在闲暇之余与两三名同学一同喝茶,促膝谈心,循循善诱,探讨学习生活上遇到的种种问题,并针对性提出自己的见解,为同学们排忧解难。
以赛促学,硕果累累
班级同学在“以赛促学”的理念指导下,获得了多项荣誉。其中,17名同学在校任职学生干部;14名同学通过普通话考试;1名同学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6名同学获得青年领导力大赛第一名;两组同学参加了2024年中国国际创新大赛;3名同学入围ACP世界大赛国赛;5名同学先后获得校内先进个人奖项;多名同学获得分院、社区各类奖项,包括知识竞赛、舞蹈大赛等。
未来,统本网新2403班全体学生也会继续坚守班级初心,以“和而不同”的校训作引,怀揣着理想追求不断前进,不断奔跑。真正做到独行快、众行远!
撰文丨何旭清 韩浩杰
图片丨统本网新240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