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8
浏览量:
科学与艺术看似彼此互不关联,但它们绝非彼此孤立,因为科普剧就如同连接二者的桥梁,在舞台的方寸天地间,赋予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以鲜活的生命力,将科学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在大众眼前。
2月26日,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知乎陕西承办的陕西省科普剧创作策划及展演活动来到西安欧亚学院,进行了项目宣讲。此次活动作为文化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项目制教学的一部分,为学生们提供了实践与创新的全新平台。
·主讲人·
龚继武
知乎陕西总经理,知乎城市ip项目运营负责人,知乎陕西运营中心运营负责人,知乎城市学院高级讲师,陕西省委网信办社评处、市委网信办网评处特邀讲师。前腾讯新闻区域内容生态负责人,曾负责腾讯互联网+(智慧城市)、腾讯区域内容运营产出、微信和移动产品的落地与推广,参与腾讯大豫网上线筹备全程、并深度参与腾讯集团科技+文化项目的落地与规划,目前负责知乎城市生态在全国政务、媒体的打造及陕西地区的整体运营,在陕西、河南、甘肃、新疆等地为政府和国企等单位培训新媒体、舆情、网评工作等内容超百场。
此次陕西省科普剧创作策划及展演活动以“携手科普艺术,点燃科学之光”为主题,由龚继武老师向学生们进行宣讲。龚老师详细向学生们讲解了本次科普剧创作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强调作品要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原创性三个特点,并鼓励同学们大胆构思、勇于尝试。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科普剧的表现形式,龚老师还现场播放了一些往届优秀作品片段。这些作品将复杂的科学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的剧情展现出来,让在场的同学们深受启发。
此外,龚老师还借此宣讲机会,向学生们介绍了种草文化的发展历程。他从身边的小事入手,为同学们分析了知乎、抖音、小红书、新浪等社交媒体的异同,帮助同学们构建跨平台创作思维。
在项目宣讲结束后,龚老师带来了智媒时代的传媒深度思考。当今时代,智媒浪潮汹涌澎湃,网络新媒体运营生态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放眼全球,媒体智能化已然步入深度发展阶段,技术迭代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嵌入网络传播的全流程,从信息线索的精准捕捉,到内容的高效采集,再到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分发以及即时反馈,每一个环节都在智能化的驱动下发生着深刻变革,重塑着网络传播的格局。
展望未来,AI技术将推动新媒体行业向更智能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AI时代的浪潮中,人机协作会是新媒体运营的新趋势吗?新媒体运营者遇到的是机遇还是挑战?作为媒体人该如何从战略层面应对变革?这是每一个传媒人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此次活动与文化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媒体传播策划》课程和跨专业选修课程《受众研究》深度挂钩,不但体现了新闻学专业在项目制教学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也展现了文化传媒学院对“实践育人”理念的理解与落实。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效拓展了科普服务的传播范围,也在项目实践中完成了对人才的培养。它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科普创作,为他们提供了与跨学校、跨专业的学生共同交流、共同学习的机会,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升了专业素养与能力。
撰文/ 刘倩 夏怡菲
图片/ 杜毅凡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