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
浏览量:
假如我多一张船票,
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花样年华》
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香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孕育出了无数经典的影视作品。从《重庆森林》到《无间道》,从《喜剧之王》到《花样年华》,每一部电影都以香港的街市、茶餐厅、果栏和警署为背景,将烟火气融入光影世界。
近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周国际工作坊的同学们前往香港,重走香港电影的诞生之路,感受不同的影视文化氛围。从电影的经典场景中汲取灵感,提升专业素养,拓宽国际化视野。
太平山顶:与城市对话
Victoria Peak:
A Dialogue with the City
太平山顶,这座海拔554米的香港地标,俯瞰着维多利亚港的繁华景象。
《星月童话》电影结尾,张国荣孤独地坐在山顶,从太平山顶向下看到的璀璨灯火,就是自己的过去。
研学团队的学生们两次登顶,感受云雾缭绕,欣赏城市广阔全景。虽没有夜晚的璀璨,但也留下了更多的遐想空间。就像人生中的错过一样,值得为希望奋力一试。
星光大道:历史的见证
Avenue of Stars: Witness to history
星光大道是香港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位于尖沙咀海滨长廊,旨在表彰对香港电影业有杰出贡献的人士。
走在星光大道上,仿佛能看到那些巨星们在荧幕上的精彩瞬间一一闪过。学生们怀着崇敬之心,在自己喜爱的明星手印前驻足停留,模仿着相同手势,感受与偶像的近距离接触。海风轻拂,带来阵阵凉意,仿佛在诉说着香港电影的传奇故事。
在这里,电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连接着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人们。
星光大道就像一本生动的电影史书,向世人展示着香港电影的璀璨光芒,激励着学生们在影视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追求梦想。
油麻地警署:
情节与情感的交汇
Yau Ma Tei Police Station:
The Intersection of Plot and Emotion
走过《无间道》中油麻地警署的巷弄,那句“对不起,我是警察”仿佛萦绕耳边。这里不仅是影片中角色内心挣扎的象征,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构建紧张情节和塑造角色冲突的宝贵灵感。
重庆大厦:多元化的缩影
Chungking Mansions:
A Microcosm of Diversity
《重庆森林》里的经典台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每个东西上面都有一个日子,秋刀鱼会过期,肉酱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直击心灵。
来到电影中的经典场景,密集与多元的重庆大厦,如同生活的万花筒,成为了一个充满故事和神秘感的地方,在繁华都市里感受香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城市角落:回忆的载体
City Corners: Carriers of Memories
半山扶梯见证了香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沿途各种异域风格的酒吧餐厅林立,香港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在此刻具象呈现。
漫步在充满怀旧气息的永利街上,仿佛能够穿越回那个简单而又美好的年代。
电影《岁月神偷》正是以这里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温馨感人的故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永利街”,那里藏着我们最珍贵的记忆。
美都餐室可谓是TVB剧迷与港片迷再熟悉不过的场景。无论是《追龙》中刘德华与肥猫一起吃菠萝油的情景,亦或是TVB剧集《庙街孖兄弟》里李克勤一家工作的地方,都出现过美都餐室。这些情节与香港的市井文化紧密相关,展现了香港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纠葛。
艺术与传媒的深度体验
A Profound Experience of
Art and Media
研学团还参观了香港视觉艺术中心、香港电影资料馆等地。在香港艺术视觉中心的时候遇到正在举办展览的艺术家——谢建民先生。
谢健民先生认为:“作为艺术家,一定要想清楚用什么方式展示作品,在创作之前,必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思考,想清楚创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够做出属于你的作品”。
凤凰卫视于1996年在中国香港创立,秉承“立足香港,面向全球华人”的办台宗旨,致力为全世界华人提供高质量的华语资讯和高端文化内容,成为国际领先的华语内容提供商。
目前,凤凰卫视集团已发展成为海外最大的多元化全媒体华语文化传媒集团,在国际华语媒体领域享有盛誉。
“在凤凰卫视的参观中,我们更是亲眼见证了新闻制作的严谨与高效,那些穿梭于新闻现场的身影,都凝聚着对真实的执着追求,让我们意识到,作为未来的新闻从事者,肩上承担的社会责任与时代使命——用镜头记录世界的脉动,传递真实。”
香港浸会大学(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简称“浸大”(HKBU),是香港八所重点公立大学之一,也是一所立足国际的研究型博雅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在多个学科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传理学院的传媒专业在亚洲排名前列。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学习氛围。学长学姐也热情分享他们的在校生活,还分享了自己关于考研的经验与心得,让我们对未来的成长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这次香港研学,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更是一次关于“看见”与“被看见”的深刻思考。学会如何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用镜头讲述平凡而又伟大的故事。
未来的日子里,无论身处何方,这段经历都将是学生们心中不灭的光,指引着他们在影视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让每一次创作都成为连接世界与观众的桥梁。
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作品1:柴苏琴 许若馨 李亚琪 纪格雨
学生作品2:王丹睿 白锦轩 张雨菡 李滢
此次从经典到现代的电影之旅
不仅仅是一次奔赴山海的热烈与热爱
更是一次深刻而快速的成长体验
真实情境中感受行业魅力
在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中继续前行
用心感受,用镜头记录
撰文/ 柴苏琴 广播电视编导课程组
图片/ 陈亦方 柴苏琴 胡靖淳 卢嘉君
王博文 王哲雄 许若馨 郑荣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