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新闻动态

“上知天文”气象创意传播 | 一场真实场景的跨学科项目体验

2024.12.06            浏览量:


教育的目的,不但是在改进个人,还要能影响于社会。

——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

 

气象,正如大自然的语言,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传播,则是连接世界的桥梁,当气象与传播相遇,便开启了一场关于自然与人类的精彩对话。西安气象全媒体中心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携手开启的“上知天文”气象创意传播工作坊,将气象学与传播学相结合,正是跨学科融合的生动实践。此次工作坊以项目制教学为核心,强调工作的真实交付,让同学们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入行业。他们用镜头捕捉西安之秋的美丽瞬间,用影像诠释气象与生活的紧密关联。

 

工作坊师生合照


本次工作坊在“以雇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首次将项目创作聚焦气象行业,深耕垂直影像服务。立足西安气象服务平台,致力于打造创意加满、活力加满的生活类影像服务产品。西安气象服务以其精细化的公众气象服务和公众气象科普服务,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保驾护航。无论是哪个季节,西安气象服务都如同一位可靠的伙伴,时刻关注着天气变化,用优质内容和创意影像为人们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

 

项目收获

校企合作协议  1项

校企共建课程  1门

参与项目学生  66人

企业指导教师  12人

校内指导教师  3人

产出项目成果  12项

跨学科行业讲座  1个

真实全媒体场景学习  3次

邀请企业导师入校指导  10人次

校企合作交流  5次

最佳创意奖  1项

最佳剪辑奖  1项

最佳策划奖  1项

最佳摄影奖  1项

优秀短视频奖  8项

优秀组织奖  1项


西安气象联合西安欧亚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周拍摄的五项作品,已于12月3日起,在“西安气象”视频号、抖音号、新浪微博等企业全媒体矩阵公开发布。


《叶启长安》 

作者:张晶晶、刘国玉、徐江平、杜芮萱、赵晨宇、东方美美  

指导教师:夏文清

 

《写给西安的“秦”书》

作者:杨天硕、张韵菡、高雅璇、孙杉鑫、赵远兰、郝敏熙 

指导教师:姚晓彤

 

《科学之剑》

作者:王源樟、章加乐、杨敏铭、代强、吴思涵、雷洪军     

指导教师:宋卉

 

全流程全景式项目体验

 

项目体验全流程——从创意到呈现


PART.1

项目发布

 

时间:11月11日

地点:西安欧亚学院

 

西安气象全媒体中心副主任刘聪及资深主持人王耀祥老师详细介绍了西安气象全媒体中心,对中心的工作内容、发展历程以及在气象传播领域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生动讲解。项目发布中还嵌入了精彩的气象传播课程,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介绍了气象传播的方法和技巧,亦以终为始地清晰梳理了项目工作内容、完成路径和标准。

 

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地执行方案,体验真实项目的运作流程,西安气象全媒体中心安排了12位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一对一指导各组同学们创作。

 

此次工作坊分为三个方向:

 

方向一:西安的秋,包括秋的“温度”、节气、美食、色彩。秋,自夏而来,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韵味,每个城市也有各自的秉性。西安的秋,始于气象变化,改于万物作息,携于衣食特色,终于节气更迭。团队需要完成3-5分钟的小专题视频,贴合主题,寻找独特视角诠释西安的秋。

 

方向二:西安气象创意广告,城市生活精细服务,包括气象与生活、气象科技展示、气象法规政策公益广告等。团队需要完成1-2分钟的公益广告视频,动画、短视频等形式不限。

 

方向三:“凝聚辟谣力量 共护网络清朗”活动主题,围绕气象内容,进行创意短视频拍摄,突出辟谣题材的创意表达,确保导向正确、内容权威、科学严谨依法合规,并具备原创性、时效性与传播性。

 

西安气象全媒体中心副主任 刘聪

发布选题


西安气象全媒体中心资深主持人 王耀祥

讲授气象传播课程


项目发布现场

 

 

PART.2

真实全媒体场景学习

 

时间:11月15日

地点:西安市气象局

 

同学们来到西安气象全媒体中心,开展了一次以融合实践与学习体验为核心的实景拍摄活动,并对气象监测与传播进行了一场深度探索。在气象监测防控指挥室,同学们认真聆听工作人员的详细讲解,系统了解了气象数据从收集、分析到处理的全流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近距离感受到科技与传播深度融合的魅力,充分认识到气象工作的科学严谨性和社会重要性。这次活动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让同学们体验到真实的气象工作场景,还为他们的创作积累了丰富而鲜活的素材。更重要的是,这种学习体验激发了他们对科技与艺术交叉领域的深层次思考,为日后的创意表达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灵感支持。



演播厅实景拍摄



监测防控指挥室实景拍摄


教师现场指导

 

PART.3

项目中期验收及指导

 

时间:11月18日

地点:西安欧亚学院

 

西安气象全媒体中心的老师们再次走进课堂,开展全线下辅导。本次辅导紧密结合项目制教学,老师们针对同学们在项目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耐心地提供解答与指导。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老师们对同学们的作品初稿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帮助同学们逐步完善作品。同时,老师们鼓励同学们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创意,尝试多样的表现手法与风格,提升作品的质量与吸引力。

 

验收及指导现场 

 

PART.4

行业讲座

 

时间:11月22日

地点:西安欧亚学院

 

讲座主题:气候变迁与创意传播——跨学科视野下的自媒体创作

 

受邀嘉宾:刘诚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喜马拉雅音频节目蒙头读书频道主理人、主播、撰稿人,总播放量超过5000万,粉丝33万。主要节目内容方向为经济史与战争史。

 

主讲人 刘诚

讲座内容:

- 气候变化与历史进程

- 交叉学科的发展

- 自媒体发展中的内容创作方面定位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受到全球关注,气象创意传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为了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对社会历史的深远影响,并探讨在自媒体时代如何有效传递气象信息,本次讲座特别邀请了刘诚先生。他不仅在经济史与战争史领域有深厚的学术背景,而且在自媒体内容创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结合跨学科的视角与实战经验,刘诚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思维碰撞,帮助大家在气象创意传播的道路上开阔视野,提升创作思维,为今后的实践和行业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启示。

 

PART.5

企业评价

 

时间:11月22日

地点:西安欧亚学院

 

在本次作品展映与评奖环节中,《科学之剑》荣获最佳剪辑奖,《写给西安的“秦”书》荣获最佳摄影奖,《天气之翼》荣获最佳策划奖,《叶的拼图》荣获最佳创意奖,同时喜获“优秀短视频奖”8个,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凭借出色的组织工作荣获优秀组织奖。优秀作品目前已经在“西安气象”视频号、抖音号、新浪微博等公众媒体同步播放。

 

颁奖现场


企业导师点评

 

颁奖现场

 

 

融合视野中的声音

 

雇主说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对于我们工作的支持,通过视频作品看到了咱们同学们的新颖创意和踏实态度,希望我们的合作能够持续碰撞出更多的亮点和成果。

 ——西安气象全媒体中心副主任  刘聪

 

从作品中不仅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与创造力,也看到了他们对实践的认真态度和不懈努力。

——西安气象全媒体中心资深主持人  王耀祥

 

学生说

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现在平台上,心里特别激动,也有种踏实的成就感。以前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真的通过这次实践变成了具体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和认可。能用自己的创意和努力展示出气象和生活的联系,觉得特别有意义。这次经历让我们更有动力去学习和创作,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际中去。

——统本编导2201班 章加乐

 

在气象中心的实景拍摄过程中,我们亲自走进了工作环境,感受到了气象工作背后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因为存在行业交付的压力,确保作品能达到实际应用的标准,也因此很有成就感。

——统本编导2202班 王源樟

 

教师说

作为指导教师,看到同学们在实践中积极投入,从创意到执行都有明显提升。在真实场景的引导下,他们不仅深化了对跨学科合作的理解,还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作品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这次实践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项目制教学的价值与方向。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负责人 姚晓彤

 

 

 

结语

 

“以雇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本次实践周引入了跨学科的项目制教学,融入了影像赋能气象传播的创新思路,注重真实交付与实践应用。通过这次实践周,同学们在实际创作中积累了宝贵的行业经验,深化了对气象创意传播的理解与掌握,提升了作品的创作水平,还增强了与行业需求对接的能力,确保了最终交付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

 

 

撰文/ 宋卉

图文/ 杨天硕 吴思涵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17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