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1
浏览量: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
——王阳明
8月17日,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2022春季荣誉颁发盛典在天津圆满落幕。文化传媒学院2019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王帅、张瑞、黎小霞、刘逸晴、程钰昕同学作品《RIO一夏》荣获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2022春季征集活动金奖,指导老师朱羚玮被授予金奖指导教师。
本次获奖作品是2022年(春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周产出的优质作品之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发展中融合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精神,在专业领域不断突破和探索的同时,将课堂形式多样化,在实践中验证理论。
1
“知行合一,叶而后花”
——努力终有果
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是全国性的大学生广告专业奖项,号召全国各高校大学生为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命题式创意,为广告、市场营销、传播、艺术、设计、新媒体、动画等相关专业学生打造专业的大学生创意活动,本次大赛共有两千多所院校、五十组超一百万作品参与激烈角逐。
文化传媒学院同学们参与的RIO赛道共收到来自全国1859所院系师生提交的26352组、41259件创意作品,辐射人群超千万。经过初评+复评+终评的重重考验后,共计28件创意作品斩获金银铜等级类荣誉。
黎小霞、刘逸晴、指导教师朱羚玮(中)
刘逸晴上台领奖(左七)
朱羚玮老师被授予金奖指导教师(左三)
最终,文化传媒学院2019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王帅、张瑞、黎小霞、刘逸晴、程钰昕同学设计制作的动画作品《RIO一夏》成功斩获金奖荣誉,指导教师朱羚玮被授予金奖指导教师。作品以RIO强爽系列为主题进行展现,包含青春、活力、力量等元素,“RIO强爽、强过想象”,拒绝被定义,一瓶瓶锐澳变化成不同的人群展现锐澳的受众人群广泛,通过滑板、转笔等元素展现青春活力与力量。
当下,国家正在加大力度深化、促进校企联手、产教融合,鼓励、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由研究型向应用型转型,西安欧亚学院文化传媒学院也尝试以不同方式产教融合,在此次比赛中也被授予《产教融合实践基地》证书。
西安欧亚学院被授予《产教融合实践基地》证书
2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学生感悟
01/黎小霞
本次学院奖大赛我们小组以RIO鸡尾酒强爽系列为题,打破常规短视频拍摄思维,尝试使用二维逐帧动画形式创作,对于非动画专业的我们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整个实践周指导老师和小组成员从早到晚集合在一起进行创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画制作技巧并磨合了整个组的默契度。
02/程钰昕
两周的实践周虽然短暂,但非常“充实”。这段时间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是我们都没有一句抱怨,我们很珍惜这次机会,也很享受这种忙碌、充实的感觉。很多时候,决定一切的是态度,有了正确的态度,就可以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踏上成功的舞台。生活是公平的,虽然不敢说一份耕耘必有一份收获,但现在的忙碌既是对我以前虚度的光阴的弥补,也是为我以后的生活的铺垫。
03/王帅
在后期制作上,二维逐帧动画对于细节的把控要求较高,每一帧动画的位置及声画的卡点衔接和流畅度都要以高标准衡量。本次动画创作最大的难度就在于动画绘制阶段,很考验心性,但通过学习我们也慢慢掌握了技巧。独行快、众行远,动画制作是一个团队性的工作,经过几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在第一次接触动画课时根本没有想过能自己做动画,但事实证明,我们能做到,也能做好,要相信新时代的我们有无限可能!
3
“知行合一,即知即行”
——广编教学实践周
本次金奖作品脱胎于广编专业的实践周活动,这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每学期开展的实践活动,也是让课堂知识与实践融合形式之一。
2022年(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周以学生大赛为主,旨在鼓励学生参与各项大赛,发挥专业亮点,展示个人才能。在项目之初就敲定大赛选题,通过大量的作品构思寻找命题突破点,并通过进阶式、互动式、场景化的活动开展,使学生在具体项目活动中探索、实践和创造,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项目集中实践环节为5月9日至5月15日,2019级和2020级200多名学生根据分院发布的实践周项目进行选报并组成小组,各组安排相应的专业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为期两周的“知行合一,即知即行”专业实践活动。
方寸之间融入“知行合一”精神。实践周打通了讲台和课桌之间的距离,老师和学生们围坐在一起,教师们在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不断深挖和拓展,带领学生打造自我核心竞争力。从清晨第一缕晨曦到静谧的深夜 ,教室里灯火通明,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在画板上摩擦勾勒线条,定制颜色基调,“分解合成”成为了常态,一笔一笔绘制出动画,一帧一帧剪辑成片,收获了满满的知识。
4
“知行合一,笃行致远”
——再接再厉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秋日的画卷徐徐展开,在禾谷成熟的季节,创意的梦想之花也在学院奖的舞台上绚烂绽放。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一朵花。花期从萌芽开始到枯萎结束,始终如一的坚持,成就了花的盛开。
实践周就是一个平台,为了圆梦而搭出的平台:吴胤君老师指导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锡林夫、葛彬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卓蕴仪同学的作品《乐享青春》获得青年力“寻找古城新味”大赛一等奖;朱羚玮老师指导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刘明泰、赵思雨、谢小娥同学的作品《寻味》获得青年力“寻找古城新味”大赛二等奖;陈亦方老师指导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樊昕瑞同学的作品《西安香火》在丝路国家青少年国际摄影大展中展出;武康乐老师指导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陈奇霖同学的作品《智造中国》获得“外研社·国才杯”国际传播力短视频大赛三等奖......
成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学校的支持、老师的教导、自身的努力,或许过程艰辛、孤独,但是旅途的意义不就在于过程的美好和难忘。未来,文化传媒学院师生一起携手共进,创造更多可能性。
供稿/朱羚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