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新闻动态

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走近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探访过去的故事

2022.05.20            浏览量:

当社会被时间推动着滚滚向前遗留在背后的都是珍贵的历史结晶,如果没能得到及时的保存和维护,它就会变成沙砾湮灭在尘埃中。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我院的品牌传播影响力,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文化传媒学院于518“国际博物馆日”和611“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开展“熔古铸今”文化进校园·非遗传承与保护系列活动。


博物馆作为华夏文明历史的留存者,承担着保存和展示历史的职责而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首批AAAA”级旅游景点,被誉为“古都明珠 华夏宝库”。自开馆以来,举办了各种形式的陈列展览,从多角度、多方面向世人揭示陕西丰富的历史文物、文化内涵,展现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成就。


518文化传媒学院师生一行40人左右前往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带队老师有文化传媒学院合作发展中心主任左伟老师、专职教师王谦老师、吴锦老师、王舒鹤老师,文化传媒学生事务中心马兰兰老师。活动结束后,参与学生将从视频、文创、主题海报设计等方面进行创作,优秀作品将在分院进行展览。


 


2.8厘米见方,通高2厘米,重33克,皇后之玺以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玉色纯净润泽,玺钮为高浮雕的螭虎形。玺台四侧面呈平齐的长方形,刻有长方形阴线框,其内雕琢出四个互相颠倒并勾连的卷云纹。)



从史前的石器陶器到西周的青铜器,到秦汉的金器玉器,唐宋的瓷器壁画......以物带史,材料在演变,也代表着文明在进步。讲解员耐心细致的帮助同学们在“文物之海”里提纲擎领,让大家在有限的参观时间里不错过任何镇馆之宝。参观的一路上,人面鱼纹彩陶盆、红陶尖底瓶、红陶面具、鎏金银竹节铜熏炉、皇后玉玺、雁鱼铜灯、鎏金铜蚕等国宝级文物让人应接不暇,“仓储式”展览名副其实。这些文物不仅在设计上别出心裁,在工艺上更是精工雕琢,处处彰显匠心之美。出自何家村的“镶金兽首玉臂环”由等长三段白玉衔接而成,每段白玉的两端都包以金质兽首形合页,并贯以小金钉作轴相连,其中一合页的金钉可自由抽取插合,这样在佩戴时便可以根据手腕粗细调整,戴上不易取下。



 

古人常说“以史为鉴”,博物馆作为承载历史、传承历史的公共场所,可以很好成为同学们了解历史的切入点。通过与文物接触,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当时的人进行对话。从文物了解历史,从历史中挖掘新知。

 

供稿/张宇佳

摄影/刘凡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17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