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新闻动态

触摸田野调查 | 览人间百态,入“异样”人生

2021.09.20            浏览量:

世间繁杂,烟火四溢,人们同立于大地。高楼四起,大厦林立,柏油大道穿插四季,这是人间一态。平层瓦房,衡门深巷,泥土被鞋子带进人家,这是人间一态。城市喧嚣难见小桥流水,鸡犬相闻不见霓虹繁华。人们大多都长期生活在一处,不甚了解未曾触及的地方。

 

田野调查是一种方式,让人们进入另外一种生活中,去发现、去了解、去体会、去感悟不一样的人生。如今田野调查已经成为社会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等学科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
2021915日,教学南区一楼咖啡厅,文化传媒学院李沙老师给我们带来【触摸田野调查】的主题讲座,作为【大地的馈赠——田野调查的理论与实践 Vol. 2021】系列活动的第一期,李沙老师以风趣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为同学们揭开了田野调查的神秘面纱。

 

 


田野调查最初始于人类学,19世纪末,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开始在新几内亚群岛上开始了这种亲身参与其中的人类学研究,他发现了群岛之间存在一种交往方式——“库拉圈,成果付诸著作《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开辟了人类学方法论的新纪元。

 


而费孝通在跟随导师马林诺夫斯基学成归国之后,把田野调查方法带进了中国,在他的著作《江村经济》中就以自己的家乡江苏吴江开弦弓村为田野点展开了调查,这里也将田野调查从书写异文化运用到调查熟悉地之中。除此之外,林耀华的《金翼》、项飙的《跨越边界的社区》都是非常优秀的民族志和田野调查书籍。


 


由于田野调查最初大多是对异文化的调查,书写和记录异民族、地区的文化与生活,因此这种方式也被称为民族志,如地方志。现如今,民族志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书写方式,还成为参与式观察方法的别称。


田野调查包含着三种最常见的方法,这三种方法往往是交织在一起使用,不可分割。


Tips 1

实地调查


其特点是时间短;适合团队大范围了解情况、收集资料;以结构式访谈为主。李沙老师分享了曾经参与过的实地田野调查案例,对某县精准扶贫情况进行调研验收。老师提到:田野调查要置身其内又要抽身其外——既要能共情又能中立。田野调查既是人与人的交往,也是客观中立的研究。不仅如此,她还说到:面对位低者——俯下身去,充分尊重;面对位高者——不卑不亢,平等对话。这亦是一种客观的表现,一种对研究的尊重。


         

 

Tips 2 

访谈:要由心而动


访谈是田野调查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访谈是要将具体的事件放置在他人中,看看他人的想法,这是无法通过直接观察得出的。走进他人的生命历程,理解他人的理解。在这其中,寻找访谈对象是最重要的一点,比如我们可以依靠身边的关系去寻找受访者,或者去到受访者经常活动的地方去转转,找机会和他们聊聊。在访谈过程中,还要细心观察周围的环境,养成做田野笔记的习惯。 


         

 

Tips 3

参与式观察


如今非虚构写作方兴未艾,这种通过亲身体验进行的写作就需要我们去田野中进行参与式的观察,比如苏怡杰去深圳三和人才市场体验了三和青年的生活后,写的《三和,一个南方童话》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当新媒介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田野的边界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有形的、广袤的地理实体,还向无形的网络田野中扩展。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民族志的方法也成为我们探寻各种网络圈层生活和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


时代变迁,田野调查也随之发展。不论其有形或无形,它都有着值得挖掘的魅力。当我们涉及田野时,它既是主观又是客观,既是浪漫亦是现实。发现不一样的生活,收集人间不同气息的烟火。

 


供稿/ 乔政
摄影/ 汪梦阳 李思雨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17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