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新闻动态

【青年导演影像作品展映周】渡人为渡己——郭志华《出尘》

2016.09.24      文化传媒学院      浏览量:

佛教,看到这个词脑海中会出现什么?寺庙?僧侣?寡淡?正值青年的他为何会选择出家?又为何从大寺院进入苍茫大山?

 


 

深秋十月的钟南山总是如油画一般的,画中出现的宽航师父便是本片的主人公,他性格宽厚、知识丰富,他是个出家人,却又与常人无异,有家人、有朋友、有同学,吃五谷杂粮、会悲伤春秋,他会倾听朋友的烦恼,为他们解惑答疑,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烦恼却不能言说。因为他是出家人,不可让自己的烦恼烦扰到其他人,所以他选择在这样一个地方,他精修佛法,十几年如一日,在开导别人忧虑的同时也在化解自己的愁绪。他与我们固态思维里的僧人一样,也不一样。他不是面无表情,也不是断绝了一切世间纷杂,而是有血有肉有人味儿。在家人是将爱留给自己想要给的人,而出家人是将自己的关怀分享给每个人,这就是所谓的在家人渡己,出家人渡人。片中的宽航师父是一个出家人,也是一名深处世外的入世和尚。

 


 

本片的导演,西安美术学院的2016届学生郭志华在极度失意的情况下认识了这位师父,在开解自己的同时师傅的处事态度也深深影响了郭志华,所以在找纪录片选题的时候,他便萌生了要把宽航师父的故事拍下来的念头,在得到师傅的同意之后便开始了这部《出尘》。

 


 

拍摄的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特别是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要在深山里待上将近五个月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的,要面对吃不惯的素食和全面食,漫天齐膝的大雪和整夜吹刮不停的山风,还要面对远离繁华和亲朋的孤独的煎熬,种种的困境让她在拍摄过程中甚至还产生过放弃的想法,幸好在她最孤独无助的时刻,有了宽航师父的帮助和开解,才让她一点点的适应了清苦的生活,并且在宽航师傅的引导下结识了很多僧人和居士,这次拍摄的过程对郭志华来说也像是一场修行,让她自身性格和今后的人生都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从来不相信宗教的力量,但是我肯定一个人信仰的力量。”这是郭志华对这部片子最大的感触。

 


 

《出尘》的拍摄用了四个多月,郭志华没有在后期制作进行过多的干预和处理,力求自然、真实,还原主人公的生活的真相。“我没有对内容做过多的修改,在拍摄过程中我都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冷静拍摄的,剧中的配乐也都是庙里的经文诵读和大山里的风声、鸟叫声,因为相比那些刻意加上去的音乐之类的,自然的东西会更吸引人。”带着自己的坚持,虽然经历了种种磨难,但郭志华坚持下来了,完成了作品。她说她很开心可以在那里生活几个月,让她学到了更多,有收获后的满足,也有坚持下来的感动,这期间经历过的事和认识的人,也都会成为她在这异地他乡最珍贵的回忆。

 


 

我们同样充满期待,希望可以了解那些精修佛法又有人情味儿的僧侣的生活,那个梵音阵阵还有鸟儿鸣叫的山中生活,宽航师父隐于山、修于山的月月年年,或许现在闭上眼睛、放空自己,你还可以再听到“阿弥陀佛”的声音。


文化传媒学院 雷霆报道小组 柴嘉莹/供稿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17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