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1 浏览量:
“教育的真谛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爱因斯坦
2024年4月7日,文化传媒学院“深化课程改革 构建高效课堂”课程检视工作坊在设计与媒体实验中心一楼大厅顺利展开。孙建荣教授、文化传媒学院副院长曹小娟副教授及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艾德艺术设计学院、通识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的部分老师参与。工作坊秉持着文化传媒学院传播学科的专业性,以及大学高等教育的专业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
上午,工作坊邀请了孙建荣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孙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学术与实践经验,深入剖析了课程检视的重要性,并从国际视角解读了课程检视的国际化、专业性。
他强调,课程检视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师们应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审视。他从质量保障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与教学质量保障的核心切入,讲述大学课堂教学的专业组成、大学课堂教学的职业组成,如何检视课堂选择讲授内容适宜的深度和广度,提出质量内涵、谁对质量保障负责,如何进行质量保障的问题让教师们进行探讨,以讨论式教学方式,再从课程大纲、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定位深刻剖析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维度多体系分析课程教学质量。
孙教授以《媒介素养》课程为例,课前给参训老师布置了作业,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考核设计的深度、广度6个维度进行拆解,不预设作业答案,激发老师们的兴趣,引导参训教师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给予限定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形成提高课程实效提升方案,并让各组分享讨论成果。同时邀请《媒介素养》课程团队授课教师从教学内容深度、教学目标等方面对其他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应,他人检视与自我检视共同形成对课程讲授内容的深度、广度的检视,使教师们初步掌握了课程检视的基本方法论。
下午,全体参训老师分组对4个专业的8门课程(每个专业1门概论类课程,1门实践类课程)进行了系统检视。8组参训老师在讨论中针对课堂讲授内容的深度、广度,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考核设计等方面进行检视,并形成思维导图进行分享。
以概论类的课程《数字出版导论》为例,课程负责人刘立红老师分享该组的研讨结果。
该组首先锚定课程检视6个象限中的“课程目标的广度和深度”这两个观察点。从《数字出版导论》课程在数字出版核心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和排序,以及该课程大纲中的课程目标检视,检视的结果是该课程应着力培育学生的专业认知广度,深度可以在某些模块或某些具体内容上进行体现。
其次,检视该课程大纲的几个目标发现,课程目标撰写方面存在不够严谨的表述,比如针对学生群体,应统一使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教学动词,而第四个目标中的“培育”这一动词则切换为教师视角,不太符合学生群体的面向。
最后,具体到章节目标检视环节,该小组以课程目标四中的“引导学生初步体验用户思维”的目标为例做了检视分享,该目标的计划学时为2学时,原本的设计为:用户思维是什么(what)、用户思维的重要性(why)、用户思维初体验(to do),前面老师讲,后面学生基于教学设计工具进行探讨、练习。
通过检视,团队发现该课程设计的优势有两点:
1.从易到难,从认知到实践,从理解到实践,从理论到实践,是一个进阶的过程;
2.为后续课程,如设计类、创意策划类课程的课程成果——产品输出做好前期铺垫。
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内容有两点:
1.概念的认知、意义的认知,不用教师来讲,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自行学习,或者在课后布置成小作业,推动学生自主探索,基于此,把教学讲授的时间腾出来,推动学生形成初步的产品思维;
2.产品思维的形成,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如何在课程考核的形式,比如考试,内容上展现出如何能实现考核目标的。
通过检视,课程团队进一步明确了课程下一步建设和改进的方向,蓄力未来课程发展。
工作坊还特别设置了两个观察员,从讲座、讨论到后期分享,全程以第三者的视角观察整个活动的进行,并对活动提出自己的感想,也帮助参训教师以另外一种视角审视自己的学习投入,总结学习收获。
活动结束后,参训教师说:“孙教授这次的课程检视工作坊,本身就是一堂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观摩,从这次工作坊中,我们不但学到了课程检视的方法,也是一次教学设计的学习机会,很受启发!”
自本学期开学起,文化传媒学院各基层学术组织纷纷组织了磨课活动,旨在通过对每一门课程授课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设计的研讨,切实提升课堂实效,这次课程检视工作坊安排在各基层学术组织磨课活动的中期阶段,也更有利于引导老师们更深层次对课程内容进行多方思考。
撰文/ 王菊荣
图片/ 周仕耀